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技术支持技术支持

喷砂除锈施工方案

发布时间:2017-11-13 11:17:00 点击:

1 施工指导思想

选择最为经济并且又最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组织精干的施工人员,投入高效的施工机械,运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实现本工程的施工目标。

2 施工准备:

① 在场地设置防护网、值班室及料棚。

② 按照《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规定的喷射除锈的方法和磨料要求,对钢板表面进行喷砂除锈。表面粗燥度宜在40~50μm。

③ 钢板表面处理后,其表面的灰尘应清除干净。

④ 施工环境应在15℃以上。

⑤ 施工时钢表面温度应高于零点3℃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80%,在雨、风沙等气候条件下,应停止防腐层的露天施工。

3 施工控制:

施工前准备工作:

1、现场交底,联络甲乙双方到现场做一次明确细致的现场交底,把存在的问题现场解决,并作记录双方认可。

2、施工工作开始以前,开现场讨论会,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步骤。

3、办理好各种有效作业票据,保证不能延误工期。

4、联系各种工机具,检查施工机具,对有问题的工机具绝对不可使用。

5、准备辅助材料。

6、采购所需材料。

4 施工阶段

1施工时与工程项目负责人联系,是否已具备施工条件,并作施工现场交底,做到合理安排时间,精心施工。

2.联系生产安全负责人确定装置各部位已具备施工条件,进入施工阶段。

5 施工顺序:

1.熟悉图纸并进行会审→设计交底→技术准备(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临时设施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劳动力安排→技术手段用具制作→喷砂除锈→罐板吊移到防腐场地→罐板喷砂除锈→空气吹扫→棉纱擦抹→检查验收一涂刷第一道底漆→中间检查→涂刷第二道底漆→检查验收→罐板吊移到安装场地。

2. T-006A/B、T-007A/B罐内壁包括罐顶→搭设脚手架→验收合格挂牌→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无机富锌底漆二道→中间验收→涂刷环氧导静电面漆二道→中间检查→拆脚手架→罐底上表面清理→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涂刷无机富锌底漆二道→中间检查→涂刷环氧导静电面漆二道

3. T-006A/B、T-007A/B罐外壁包括罐顶→搭设脚手架→验收合格挂牌→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涂刷丙烯酸聚氨脂面漆二道

6 施工工艺:

A) 喷砂除锈

1、喷砂除锈时,安排在防腐场地集中喷砂除锈,为保证除锈质量等级,喷射磨料材质为水洗砂,含水率小于 1% ,粒度要求全部通过 7 筛号, 20 筛号筛余量不小于 40% ,不通过 45 筛号。喷砂除锈时通过压缩空气吹动河砂,使河砂产生高速流动,依赖它的棱角冲击,磨檫敲打基体表面,本次施工我们喷砂除去金属表面油污、旧涂层等一切杂物,任何残留痕迹仅是点状或条状轻微的色斑,露出灰白色均匀粗糙金属表面,粗糙度达到40~50微米范围。

2、喷砂操作时,压缩空气应干燥清洁,不得含有水份和油污。压力控制在0.7-0.8mpa左右,流量6m3左右,含水量不应大于1%,喷射角度应为30~75度,喷嘴至加工面的最佳距离为80~200mm;施工时采用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喷砂后设备内壁不许与污染物接触(如赤手),喷砂与喷涂之间,停留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在晴天或不潮湿天气,间隔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

3、喷砂时在喷射角度、喷枪移速和喷距都须符合要求,保证喷砂表面较为一致的表面粗糙度,既增加涂层附着力,又保证表面平整度。

B)底漆和面漆涂刷

1、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涂刷底漆和面漆,涂漆时尽可能留出钢材装配的焊缝位置,预留长度约为 150mm ,以免焊接时难以清根,影响焊接质量。

2、对于钢材表面坑尘程度较大(> 2mm 以上),应拌制腻子将其补平。

4、在底漆表干后,对高于钢板表面2mm的焊缝两侧,应抹腻子使其形成平滑过渡面。腻子由配好固化剂的面漆加入滑石粉调均制成,调制时不应加入稀释剂,调好的腻子宜在4h内用完。

5、底漆表干后固化前涂刷面漆,面漆实干后固化前涂刷第二道面漆。施工时,往往在工序流程上是连续的,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油漆的涂装间隔时间,保证涂装间隔在最小和最大涂装间隔之间。现场施工时,要根据涂料的性能和天气条件确定涂装的间隔时间。喷砂完毕后,即可涂底漆。要求涂敷均匀、无漏涂、无气泡、无凝块,无流挂现象,

6、如果油漆复涂间隔太长,则需要将油漆表面用砂布或砂轮打毛后再刷漆。

7、钢材喷砂合格后应立即涂刷底漆,因此,应同时注意粉尘对涂漆的影响,涂漆时尽可能远离喷砂区域或暂停喷砂施工。

8、防腐保温作业应按随货所到的材料说明书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9、油漆作业施工用具应干净,使用过程中的清理和用完后处理应适当。

10、涂刷时,层间纵横交错,每层往复进行。涂漆的时间间隔应符合涂料的技术要求,漆膜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漆膜在干燥过程中,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防止漆膜表面受污。

11、面漆涂刷时一定要保证涂层饱满,不允许出现漏涂、针孔现象。

E)干燥与保养 :防腐完成后让其静置自行干燥,至少保持 8h 不能移动,使其不受淋雨、泡水,实干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F)防腐层的补伤和补口

1、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防腐层的损伤,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还需要对防腐层进行补口补伤。

2、补伤时钢材表面的锈渍采用砂轮机除锈或手工除锈,其除锈等级要达到 St3 级。

3、补口补伤部位因其量小复杂,操作不便,检查人员易于疏忽,施工人员尤其要注意自觉保证质量。

4、防腐补口补伤所采用的防腐层应与相邻罐体的防腐层相一致。新防腐层与旧防腐层的接茬呈阶梯式,接口处须搭接。搭接至少保持在 50mm 以上。

5、安装保温板的拼缝宽度不大于5mm,同层应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6、安装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采用搭接,纵向接缝采用咬接,搭接尺寸30—50mm。

7 施工技术要求

1、涂料防腐的施工、验收应严格按照SH3022-1999《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进行。

2、防腐工作必须熟练掌握有关标准规范,具有必要的施工机具、质检手段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3、防腐工程施工前,应详细了解防腐材料的特性及施工要求,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在确认防腐材料符合本说明书要求,并对防腐材料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按预先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4、需防腐的金属表面,在涂敷之前应进行彻底除锈。金属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的Sa2.5级。

5、防腐施工中各道工序间(如除锈、底漆涂敷、中间漆涂敷、面漆涂敷)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最后一道工序完毕后,应进行彻底检查,如有不合格缺陷,应及时进行修复。

6、防腐材料表面实干后,应分别对底层、中间层、面层漆膜进行干膜测厚,各层干膜厚度及涂层总干膜厚度应满足本说明书中相关要求。

7、防腐工程全部完工后,需按涂料施工说明书中规定进行养护。

8、空气过滤器的填料应定期更换,空气缓冲罐内积液应及时排放。

9、涂刷应搅拌均匀,出现有结皮或其它杂物时必须清除,基层表面如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应刮涂与涂料配套的腻子.

10、每道工序完后,报监理和质检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8 验收标准:

1)外观检查:涂层平整光滑无褶皱。

2)厚度检查:用测厚仪检查

3)无漏涂、无气泡、无凝缺、无流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