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量
现场实物工作量约计为:
1.A 区 18 台油罐及金属结构的防腐;
2.B 区 21 台油罐及平金属结构的防腐;
3. C 区 38 台油罐及平金属结构防腐。
2.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
1 执行技术规范及标准
2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29-91 )
3 业主招标文件要求。
4 技术要求:
4.1 本工程均为食用油储罐,要求底板处理等级高,内壁要求喷砂除锈等级为 Sa2.5 级,油罐外壁按环保要求在工厂喷砂除锈,除锈等级为 Sa3 级,
4.2 内壁防腐均要求采用食用油漆,涂设计厚,施工技术要求高。
5.工期要求
A C 区总工期三个(含油罐安装) A 区油罐、楼梯平台防腐, C 区;油罐、楼梯平台防腐和油罐保温;
B 区总工期二个半月(含油罐安装),油罐、楼梯平台防腐。
3. 油罐防腐
3.1 油罐防腐施工程序
3.2 除锈
油罐安装完水压试后进行喷砂除锈,除锈要求等级达到 St2.5 级, 喷砂作业按照本公司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按上海市对环保要求,油罐的外喷砂应工厂里进行,喷砂时喷枪走速均匀,既要达到除锈质量等级要求,又不能过多去除金属层,保证设备的腐蚀裕度和耐压强度。
3.3 油罐涂装要求
A )保温储罐
(1)内壁涂装
灰白色酚醛环氧漆 85671 一道,干膜厚度为 100 μ m ;
浅红色酚醛环氧漆 85671 一道,干膜厚度为 100 μ m ;
灰白色酚醛环氧漆 85671 一道,干膜厚度为 100 μ m 。
(2)外壁涂装
红色环氧车间底漆 15280 一道,干膜厚为 20 μ m ;
红色环氧磷酸锌 15300 一道,干膜厚度为 80 μ m 。
(3)底板底面涂装
红色环氧底漆 152080 一道,厚度为时过早 80 μ m ;
金属灰色环氧富锌底漆 15341 一道,干膜厚度为 40 μ; m
黑色环氧沥青漆二道 15130 ,干膜厚度为 300 μ m 。
B) 不保温储罐的涂装
(1) 没有加热盘管的油罐的内壁
灰色超强度环氧漆 35530 一道 , 干膜厚度为 300 μ m 。
(2) 有加热盘管的油罐的内壁
灰白色酚醛环氧漆 85671 一道 , 干膜厚度为 100 μ m ;
浅红色酚醛环氧漆 85671 一道 , 干膜厚度为 100 μ m ;
灰白色灰白色酚醛环氧漆 85671 一道 , 干膜厚度为 100 μ。 m
C) 外壁涂装
红色环氧车间底漆 15280 一道干膜厚为 20 μ m ;
金属灰色环氧富锌底漆 15341/3 一道,干膜厚度为 48 μ; m
聚酰胺环氧中间漆 45880 一道 , 干膜厚度为 100 μ m ;
丙烯酸聚胺脂面漆 55210 一道 , 干膜厚度为 50 μ m 。
3.4 涂装工艺
底扳采用喷砂除锈工艺 , 罐内壁为 Sa2.5 级,罐外壁为 Sa3 级;
油漆涂装采用高压无气喷涂;
金属结构件采用刷涂。
3.5 内壁工序控制
油罐安装完毕在水压试验合格后,罐内搭设满堂脚手架;
对油制内壁进行喷砂除锈,除锈达到 Sa2.5 级要求;
用压缩空气吹扫金属表面及脚手架上的灰尘,
用化学清洗剂擦洗金属表面,除尘并脱脂,检验合格后对焊缝处进行预涂;
用高压无气喷涂第一道底漆,表干并检查合格后,按规定的重涂间隔时间,涂装第二道漆,以此类推,直到涂装完毕。
3.6 外壁工序控制
安装前油制外壁采用工厂喷砂除锈,并进行涂刷底漆;
现场油罐安装完成后,用砂轮机打磨、清洗,干燥后整体涂装第一道底漆,按照要求对外壁涂装中间漆和面漆
3.7 涂装质量要求
涂料作业应按随货所到的材料说明和要求进行操作,并确定其操作性能和附着力性能
涂料作业施工用具应干净,使用过程中的清理和用完后处理应适当,符合环保规定;
涂刷时,层间纵横交错,每层往复进行。涂漆的时间间隔应符合涂料的技术要求。漆膜在干燥过程中,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防止漆膜表面受污;
根据钢板喷砂后的运输和安装中损伤部位进行补涂刷底漆;
因为不同的管道和钢结构所确定的颜色不同,在涂刷面漆时,必须采用与设计规定要求相适应的色漆涂刷。面漆涂刷前必须检查前面所有工序的工作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在所有补口补伤合格后才能进行面漆的涂刷工作;
涂刷面漆时注意周围物品的清洁和防护;
面漆的道数和颜色应符合上述规定,防止出现露底;
最后一道面漆的涂刷应是整体的,面漆在表观上的色彩是均匀一致的。面漆无流淌、无皱褶,无起泡;
3.8 质量控制
施工前,由项目部组织参与项目施工人员学习和理解本施工方案和有关质量文件 , 确保质量活动按程序有计划地实施 , 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认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向顾客提供满足合同与标准要求的工程。
工程施工采用以质量控制点为依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将各专业的施工过程进行分解,设立质量控制点,上一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所有质量控制点按其重要程度分为“ A ”“ B ”“ C ”三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