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行业新闻行业新闻

广州防腐保温浅谈加热炉腐蚀与防腐保养

发布时间:2018-08-17 11:25:00 点击:
  1 前言 
  加热炉是目前气田集输系统中应用较广的天然气换热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天然气集输过程中形成水合物堵塞管道。在加热炉的使用中,虽然我作业区已使用软化水作为锅炉用水,但由于没有可靠的除氧措施,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均处饱和状态,极易形成电化学腐蚀,加之加热炉结构复杂、炉体封闭、基层员工防腐保养知识有限,在日常的锅炉检测和维护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锅炉都存在大小不等的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现象,对锅炉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如何有效防止或减轻腐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 加热炉使用现状 
  大庆油田采气分公司第二作业区目前加热炉使用情况为:使用年限在1-4年的有14台,5-8年的有17台,9年以上的5台。 
  升深2-1区块的升深1、升深2集气站的换热锅炉因介质、冲蚀、CO2、CL-等多种原因腐蚀,频繁出现盘管泄露问题,如2010-2011年升深2-5井、升深2-25井、升深2-17井的换热锅炉盘管分别出现泄露现象,严重影响正常安全生产。 
  因此2010年对升深1集气站被腐蚀泄露2号加热炉进行了解剖,表现为盘管外部腐蚀,形态为腐蚀凹坑,最大蚀坑深度超过3mm,局部腐蚀对盘管强度削弱明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我们在夏季停产检修时对第二作业区在用的36台加热炉进行仔细排查,结合历年腐蚀检测结果得出加热炉腐蚀情况如下表1所示: 
  3 腐蚀产生机理 
  由于锅炉是一种有极性的电解质,在水的极性分子的吸引下,钢材表面的一部分铁原子开始移入锅炉水而成为带正电的铁离子,而钢材上保留多余的电子带负电荷。若铁离子不断进入锅炉水,则使钢板(管)上逐渐出现坑洞,产生腐蚀。其化学反应: 
  Fe+2H2O=Fe(OH)2+H2↑ 
  2H2+O2=2H2O 
  4Fe(OH)2+O2+2H2O=4Fe(OH)3↓ 
  另外氧腐蚀速度与水中含氧量成正比。由于溶解氧本身是阴极去极化剂, 
  即:O2+4e+2H2O=4OH- 
  对金属的危害十分严重;而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呈酸性,直接破坏金属表面保护膜,加速了氧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在锅炉用水中,碱性成分主要由HCO3的盐类[如Ca(HCO3)2、Mg(HCO3)2]组成,这些重碳酸盐(暂时硬度)在锅炉中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在水中产生二氧化碳和碳酸,从而引起锅炉内表面腐蚀。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补入的新水不进行处理,直接送入锅炉,在锅炉内被加热的过程中,重碳酸盐被分解,产生沉淀物,即: 
  Ca(HCO3)2→CaCO3↓+H2O+CO2↑ 
  Mg(HCO3)2→Mg(OH)2↓+2CO2↑ 
  产生的沉淀物粘附于锅炉及管道的内加热表面,形成坚硬的水垢。CO2溶解于水,形成碳酸,而碳酸与铁进行反应,即: 
  CO2+ H2O→H2CO3→H++HCO3- 
  Fe+2H2O+CO2=Fe(HCO3)2+H2↑ 
  生成的重碳酸铁[Fe(HCO3)2]对锅炉产生腐蚀。换句话说,只要水中存在CO2,腐蚀铁的反应就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CO2消耗完为止。 
  重碳酸铁[Fe(HCO3)2]溶解于水。如果水中不存在O2,那么,Fe(HCO3)2以溶解液状态被加热分解,产生沉淀物——Fe2O3(红锈),它是松散的水渣,通过排污排掉。这种腐蚀的特点是内表面腐蚀均匀。如果水中存在O2,那么O2就和Fe(HCO3)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即: 
  4Fe(HCO3)2]+O2+2H2O→4 Fe(OH)3↓+8CO2 
  Fe(OH)3又与水溶液中的Fe(OH)2相互碰撞后生成Fe3O4(黑锈)保护膜。 
  新产生的CO2又变为碳酸,破坏保护膜,腐蚀内表面。反应反复进行,直到O2全部消耗完为止。所以,即使存在少量的O2,也明显加快了腐蚀进程。 
  4.1 一是大量补入的锅炉用水未采用除氧方式 
  锅炉由于换热量大,需要大量均衡连续的给水,当补给水中含有杂质,水中的重碳酸盐在炉内加热的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或在直接补入生水的过程中,即补进了溶解氧,对锅炉金属壁面产生腐蚀。 
  4.2 PH值过低,加速了金属壁腐蚀 
  我国GB1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中详细说明,当锅炉用水PH=9.5~11时,金属具有坚硬的氧化保护层,可大大减缓腐蚀,甚至避免腐蚀情况的发生。但是当PH值<7时,氧分子、氢离子、氯离子等作为腐蚀介质都很活跃,由于水中氧分子、氢离子、氯离子的存在,就使锅炉受热面产生了腐蚀。同时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降低PH值。 
  夏季检修期间我们对第二作业区的在用36台锅炉内的炉水进行PH值检测,得出结果如下表2所示: 
  以升1号集气站的1号加热炉为例,我们分别对进炉的软化水和集气站的生活用水进行PH值测试,得出结果分别为11.5和6.1,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向锅炉补入普通生活用水,再测试其PH值为8.3,远远低于GB1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9.5~11,所以实验证明,在日常补水过程中的确存在PH值降低的现象发生,PH值过低,腐蚀介质活跃,锅炉腐蚀确实存在。
   4.3 水温的影响 
  炉水的温度高,钢材表面温度也高,则Fe2+在水溶液中的扩散速度加快,电解质水溶液的电阻降低。由于氧腐蚀的基本原理是靠扩散,扩散速度愈快,氧腐蚀速度越快。对于锅炉来说,腐蚀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局部腐蚀的程度明显提高,我们以冬季生产期为例,锅炉换热时水温一般控制在75℃—90℃之间,对照温度与腐蚀率关系曲线,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温度区间内是腐蚀的高发区,但是这种由于温度造成的腐蚀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