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技术支持技术支持

广州喷砂除锈施工方案

发布时间:2018-08-25 11:01:00 点击:

  一、施工总体部署、施工原则、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

1 施工指导思想

选择最为经济并且又最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组织精干的施工人员,投入高效的施工机械,运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实现本工程的施工目标。

2(二) 施工准备:

① 在场地设置防护网、值班室及料棚。

② 按照《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规定的喷射除锈的方法和磨料要求,对钢板表面进行喷砂除锈。表面粗燥度宜在40~50μm。

③ 钢板表面处理后,其表面的灰尘应清除干净。

④ 施工环境应在15℃以上。

⑤ 施工时钢表面温度应高于零点3℃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80%,在雨、风沙等气候条件下,应停止防腐层的露天施工。

3施工控制:

施工前准备工作:

1、现场交底,联络甲乙双方到现场做一次明确细致的现场交底,把存在的问题现场解决,并作记录双方认可。

2、施工工作开始以前,开现场讨论会,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步骤。

3、办理好各种有效作业票据,保证不能延误工期。

4、联系各种工机具,检查施工机具,对有问题的工机具绝对不可使用。

5、准备辅助材料。

6、采购所需材料。

施工阶段

1施工时与工程项目负责人联系,是否已具备施工条件,并作施工现场交底,做到合理安排时间,精心施工。

2.联系生产安全负责人确定装置各部位已具备施工条件,进入施工阶段。

施工顺序:

1.熟悉图纸并进行会审→设计交底→技术准备(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临时设施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劳动力安排→技术手段用具制作→喷砂除锈→罐板吊移到防腐场地→罐板喷砂除锈→空气吹扫→棉纱擦抹→检查验收一涂刷第一道底漆→中间检查→涂刷第二道底漆→检查验收→罐板吊移到安装场地。

2. T-006A/B、T-007A/B罐内壁包括罐顶→搭设脚手架→验收合格挂牌→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无机富锌底漆二道→中间验收→涂刷环氧导静电面漆二道→中间检查→拆脚手架→罐底上表面清理→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涂刷无机富锌底漆二道→中间检查→涂刷环氧导静电面漆二道

3. T-006A/B、T-007A/B罐外壁包括罐顶→搭设脚手架→验收合格挂牌→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涂刷丙烯酸聚氨脂面漆二道

施工工艺:

A) 喷砂除锈

1、喷砂除锈时,安排在防腐场地集中喷砂除锈,为保证除锈质量等级,喷射磨料材质为水洗砂,含水率小于 1% ,粒度要求全部通过 7 筛号, 20 筛号筛余量不小于 40% ,不通过 45 筛号。喷砂除锈时通过压缩空气吹动河砂,使河砂产生高速流动,依赖它的棱角冲击,磨檫敲打基体表面,本次施工我们喷砂除去金属表面油污、旧涂层等一切杂物,任何残留痕迹仅是点状或条状轻微的色斑,露出灰白色均匀粗糙金属表面,粗糙度达到40~50微米范围。

2、喷砂操作时,压缩空气应干燥清洁,不得含有水份和油污。压力控制在0.7-0.8mpa左右,流量6m3左右,含水量不应大于1%,喷射角度应为30~75度,喷嘴至加工面的最佳距离为80~200mm;施工时采用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喷砂后设备内壁不许与污染物接触(如赤手),喷砂与喷涂之间,停留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在晴天或不潮湿天气,间隔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

3、喷砂时在喷射角度、喷枪移速和喷距都须符合要求,保证喷砂表面较为一致的表面粗糙度,既增加涂层附着力,又保证表面平整度。

B)底漆和面漆涂刷

1、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涂刷底漆和面漆,涂漆时尽可能留出钢材装配的焊缝位置,预留长度约为 150mm ,以免焊接时难以清根,影响焊接质量。

2、对于钢材表面坑尘程度较大(> 2mm 以上),应拌制腻子将其补平。

4、在底漆表干后,对高于钢板表面2mm的焊缝两侧,应抹腻子使其形成平滑过渡面。腻子由配好固化剂的面漆加入滑石粉调均制成,调制时不应加入稀释剂,调好的腻子宜在4h内用完。

5、底漆表干后固化前涂刷面漆,面漆实干后固化前涂刷第二道面漆。施工时,往往在工序流程上是连续的,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油漆的涂装间隔时间,保证涂装间隔在最小和最大涂装间隔之间。现场施工时,要根据涂料的性能和天气条件确定涂装的间隔时间。喷砂完毕后,即可涂底漆。要求涂敷均匀、无漏涂、无气泡、无凝块,无流挂现象,

6、如果油漆复涂间隔太长,则需要将油漆表面用砂布或砂轮打毛后再刷漆。

7、钢材喷砂合格后应立即涂刷底漆,因此,应同时注意粉尘对涂漆的影响,涂漆时尽可能远离喷砂区域或暂停喷砂施工。

8、防腐保温作业应按随货所到的材料说明书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9、油漆作业施工用具应干净,使用过程中的清理和用完后处理应适当。

10、涂刷时,层间纵横交错,每层往复进行。涂漆的时间间隔应符合涂料的技术要求,漆膜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漆膜在干燥过程中,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防止漆膜表面受污。

11、面漆涂刷时一定要保证涂层饱满,不允许出现漏涂、针孔现象。

E)干燥与保养 :防腐完成后让其静置自行干燥,至少保持 8h 不能移动,使其不受淋雨、泡水,实干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F)防腐层的补伤和补口

1、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防腐层的损伤,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还需要对防腐层进行补口补伤。

2、补伤时钢材表面的锈渍采用砂轮机除锈或手工除锈,其除锈等级要达到 St3 级。

3、补口补伤部位因其量小复杂,操作不便,检查人员易于疏忽,施工人员尤其要注意自觉保证质量。

4、防腐补口补伤所采用的防腐层应与相邻罐体的防腐层相一致。新防腐层与旧防腐层的接茬呈阶梯式,接口处须搭接。搭接至少保持在 50mm 以上。

5、安装保温板的拼缝宽度不大于5mm,同层应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6、安装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采用搭接,纵向接缝采用咬接,搭接尺寸30—50mm。

施工技术要求

1、涂料防腐的施工、验收应严格按照SH3022-1999《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进行。

2、防腐工作必须熟练掌握有关标准规范,具有必要的施工机具、质检手段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3、防腐工程施工前,应详细了解防腐材料的特性及施工要求,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在确认防腐材料符合本说明书要求,并对防腐材料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按预先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4、需防腐的金属表面,在涂敷之前应进行彻底除锈。金属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的Sa2.5级。

5、防腐施工中各道工序间(如除锈、底漆涂敷、中间漆涂敷、面漆涂敷)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最后一道工序完毕后,应进行彻底检查,如有不合格缺陷,应及时进行修复。

6、防腐材料表面实干后,应分别对底层、中间层、面层漆膜进行干膜测厚,各层干膜厚度及涂层总干膜厚度应满足本说明书中相关要求。

7、防腐工程全部完工后,需按涂料施工说明书中规定进行养护。

8、空气过滤器的填料应定期更换,空气缓冲罐内积液应及时排放。

9、涂刷应搅拌均匀,出现有结皮或其它杂物时必须清除,基层表面如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应刮涂与涂料配套的腻子.

10、每道工序完后,报监理和质检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验收标准:

1)外观检查:涂层平整光滑无褶皱。

2)厚度检查:用测厚仪检查

3)无漏涂、无气泡、无凝缺、无流挂现象

二、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根据业主要求及机具和人员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2工期保证措施

a根据现场条件制定详细、周密、合理的施工网络计划,并不断优化和调整。

b合理安排工序,加大预制深度。

c加强质量控制,减少返工。

d优化施工方案,分析重点,科学组织与管理。

e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动态管理;

f 施工前详细勘察现场,掌握运输状况、了解气候条件等情况,针对重点、难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安排,施工过程中有效地把人、材、班组合起来,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精心组织,严格按施工计划网络图组织各工序施工,抓住关键部位,解决主要矛盾,使各工序之间配合紧密、协调。

g  在工程施工期间,项目部各专业技术负责人每天向项目经理、副经理汇报一次工程进度情况,对当日没有完成计划的项目提请项目经理进行协调,次日补救,保证网络计划不破网。

三、质量目标的确定及保证措施

1质量方针与目标

以品质满足用户期望。

2质量目标:

   总体质量目标:优良率达到95%以上,分部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创优质工程。

   工程设备、材料质量合格率98%。按设计施工准确率100%。

   质量回访满意率达到100%

   按设计施工准确率100%

   不违反不错用一项标准规范和规程,标准覆盖率100%

   不错用一件材料和设备,不使用一种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

   无重大事故发生;

   千人死亡率为0‰;千人重伤率为0‰;

   施工中,各种污染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达到设计标准要求。

   3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机构,专设质量检验员,分别控制施工质量;队质检员,班组质检员负责执行质量管理要求。

   质量保证工作做到标准化,质量保证过程程序化,质量记录文件化。

   明确质量保证体系的责任,质量记录要明确记录好施工过程中的实施人、检查人、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以追溯责任人的责任。

   在施工过程中从施工准备、材料验收到整个施工,严格抓好全过程施工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

   实行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质量员对工程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各专业施工队长是该专业施工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技术质量办要抓好各岗位质量责任的落实和考核;

   在施工过程中抓好全过程的质量工序控制,严格执行“三级检查”、“三工序管理”,作好“预测预控”,每道工序的质量监督,实行自检、互检、专职检,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建立巡检制,每个专业由质检员组织一日一巡检.

   实行质量否决权,现场执行黄牌、红牌制,巡检中挂牌,黄牌是质量苗头以示警告,红牌是表示停止作业,进行整改。严格执行质量奖罚,把施工质量指标落实到承包工程中去,实行一次合格率记分奖励办法,做到质量指标落实,经济政策兑现;

   质量检查要做到做到“三定一高”,即:定期检查、定期整改、定期总结评比,一高是高标准。

   对施工人员经常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严把材料质量关,所有防腐保温材料(主材和辅材),必须有材质证明书或复验报告,施工中不得使用任何不合格的材料。

   接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部门的监督,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无条件返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施工前认真熟悉现场,进行会审,根据要求及施工条件,制定详细、周密的施工安全方案,并且进行技术交底。

   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设备等进行预验收检查,使之符合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

   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操作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并在关键部位设立若干个质量控制点,按专业工序认真作好质量的自检、互检和专检工作。

   贯彻执行石化公司的有关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成立质量检查组。

四、材料、设备的保管措施

a) 经检验合格的材料、设备在实物上明显的部位上作清晰可辩的标识,并定期检查标志、品质状态。

b) 保管员要建卡立帐,品种、规格、型号、材质和技术证明资料相符合,随机图纸、产品说明书及材质证明书等资料,列出详细清单,统一管理。

c) 对贮存期限有要求的物资,应标明有效期识别标记,并做到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以免超期失效,质量变质不能使用。

d) 易燃、易爆、腐蚀及有毒物资,必须专库贮存并有通风设备,专人保管。

五、降低成本措施

1、科学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正确认真选择施工方案,根据工程施工特点,采用网络施工控制,减少窝工。

2、机械使用率,降低机械使用成本,长保养,认真管理机械,做到专人专用,提高设备完好率。

3、加强材料管理:采用科学管理,计划用料,做到不乱堆放。

4、加强技术管理:加强施工中技术工作,做到每道工序中间要交接,层层交底,杜绝返工,加强班组长及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采取有效措施达到降低施工成本。

六、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石化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施工前制定现场施工安全预案,进行有关作业的安全教育和现场交底。

3、施工人员必须劳保着装,进入现场佩带安全帽,安全措施到位后,方可施工,施工用火、用电必须有专人监护,下班前,认真查看现场,清点人数和工具,切断电源,熄灭一切火种方可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