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保温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1、防腐油漆施工方案
1.1管道及其绝热保护层的涂漆应符合本章和国家现行标准(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1.2涂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
1.3有色金属管、不锈钢管、镀锌钢管、镀锌铁皮和铝皮保护层,不宜涂漆。
1.4焊缝及其标记在压力试验前不应涂漆。
1.5管道安装后不易涂漆的部位应预先涂漆。
1.6涂漆前应清除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油、水等污物。
1.7涂料的种类、颜色、涂敷的层数和标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1.8涂漆施工宜在15--2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并应有相应的防火、防冻、防雨措施。
1.9涂漆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9.1涂层应均匀,颜色应一致。
1.9.2漆膜应附着牢固、无剥落、皱纹、气泡、针孔等缺陷。
1.9.3涂层完整、无损坏、流淌。
1.9.4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1.9.5涂刷色环时应间距均匀,宽度一致。
2、保温工程施工方案
(1)绝热施工工艺
1-1、主保温层厚度大于80㎜时应分层,保温层应拼接严密,一层应错缝,二层应压缝,方型设备四角保温层应做成封闭盖式。
1-2、干拼缝应采用性能相近的矿物棉堵塞严密,填缝必须清除内杂物,湿砌带浆缝应采用同于砌体材质的灰浆拼砌,灰缝应饱满。
1-3、保温层应绑扎牢固。当采用自锁钉及压板固定时,垂直部位间距一般为300-400㎜,顶部为400-500㎜,底部为200㎜左右,钩钉焊接须采取错列布置。
1-4、高温大直径垂直管道的保温必须采用承重托架,托架间距应为3米。托架外边不得与外保护层接触,应有20㎜间距,且托架风外须塞满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其它垂直管道保温,可分段采用铁丝将保温材料直接与管道固定。
1-5、采用硬质保温材料保温的高温管道弯头起弧外,保温层应留20-30㎜膨胀缝,内填弹性良好的软质保温材料。
1-6、采用松散的保温材料做保温填充物时,填充必须均匀密实,容重满足设计要求。
1-7、采用圆形管壳单层保温的管道,纵向接缝应位于管道轴线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并将相邻接缝错开(至少15°),应避免将接缝置于顶部和形成通缝。
1-8、管道分层保温时,除应符合单层保温要求外,层与层之间亦应错缝,纵向错缝15°,环向搭缝在100-150㎜之间。
1-9、对于弯头、法兰、阀门以及一些不规则部位的保温,应对保温材料进行合理的切割,以保证其外形的完整、美观。
1-10、每层保温层都应使用双股镀锌铁丝绑扎,每米四道,铁丝距保温材料端头100㎜,拧紧后的铁丝扎头应嵌入保温层纵缝内。
1-11、凡需经常维修和监视的部位,其保温结构必须做成可拆卸式。
1-12、法兰与管道保温末端应留出拆卸螺栓的位置,一般应为法兰螺栓长度加25㎜,管道法兰保温与管道保温搭接长度应等于保温厚度但不小于50㎜。
1-13、施工后的绝热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可将铭牌周围的绝热层切割成喇叭开口,开口处密封完整。
1-14、当弯头部位保温层无成型制品时,应将直管壳加工成虾米腰敷设。
1-15、软质毡的保温层厚度和密度应均匀,外型应规整,经压实捆扎后的容重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安装容重。
1-16、硬质绝热产品的绝热层,可采用16—18#镀锌铁丝双绞捆扎,捆扎间距不得大于400㎜,但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600㎜的管道或相应的设备,应在捆扎后,另用10—14#镀锌铁丝或包装钢带加固,加固的间距宜为500㎜。
1-17、半硬质及软质绝热制品的绝热层,应根据管道直径及设备的大小,采用包装钢带、14—16#镀锌铁丝进行捆扎,其捆扎的间距,半硬质绝热制品不应大于300㎜,对软质毡不应大于200㎜。
(2)金属外护壳施工工艺要求
2-1、金属外护壳下料时,应根据设备、管道保温后的外形尺寸进行,须充分考虑外护层间的搭接量,一般情况下搭接量为30—50㎜,直管道环向搭接应大于50㎜,室外设备、大直径管道及高温管道保温时外护层的搭接量应大于70㎜。
2-2、垂直倾斜管道及设备垂直面、顶面金属外护层必须呈顺水布置,环向接缝,横向接缝及纵向接缝应朝下,施工时应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顺序进行。设备管道顶面为水平面时,制做外护层支撑件时,应布置呈坡状,以雨水能自由流淌为宜,坡度一般为3%左右。
2-3、管道弯头及圆形设备封头金属护壳片下料时,须根据管道弯头弧度及圆形设备直径确定片数。弯头片及封头西瓜片拼装时,内部不得有空隙,必要时用镀锌铁条内衬,应保证外观圆滑,无明显对折棱角。
2-4、大直径垂直管道及方形设备管道,必须设置外护层支撑件。支撑件必须与管道焊接牢固,支撑件的间距一般为1米左右,材料可选用扁钢,宽度一般为15㎜,外护层必须固定于支撑件上,顶部平面外护支撑件应加密,形成纵横交叉状,以提高顶部外护层的强度。
2-5、对于大直径管道,当其保温层采用硬质材料时,其膨胀缝处外护层环向搭接应不小于100㎜,并此处不固定自攻螺栓,膨胀缝上口外护层应固定于保温托架上,使其相对伸缩。
2-6、外护层安装必须紧贴保温层,不得有空层起鼓现象,铁皮间衔接应严密,不得开口漏出内部保温层,在保温层施工过程中,外护层施工应随后进行,否则必须采取防雨措施。
2-7、管道保温外护层纵向搭接缝必须设置于隐蔽位置,但不得设备于距管道顶部45°夹角范围内。
2-8、室外大于Φ600设备、管道及矩形管道外护层的固定,宜采用抽芯铆钉,抽芯铆钉和自攻螺栓的间距一般为250㎜。
2-9、直管道外护层环向搭接搭接一端须压出凸筋,较大直径管道的外护层纵向搭接处亦压出凸筋,设备及大型圆罐容器的接缝和凸筋应呈棋盘型错列布置。
2-10、压型板的下料应按设备外形和压型板的尺寸进行排版拼样。应采用机械切割,不得用火焰切割。
2-11、同一区域内或同一建筑物内的保温外护板接头形式,施工风格应一致。
2-12、已施工完毕的外护层表面,需进行保护和加设覆盖层,防止油漆、灰尘的污染。
2-13、对于碰撞变形及污垢无法清除的外护层应予以更换。
2-14、法兰盘处保温层,金属外护层均应留出拆卸螺栓的间隙。
2-15、在已安装的金属护壳上,严禁踩踏或堆放物品,对于不可避免的踩踏部位,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3)抹面保护层施工工艺
3-1、抹面保护层的灰浆应符合下列规定:容重不得大于1000㎏/m³,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3MPa,烧失量不得大于12%,干燥后(冷状态下)不得产生裂缝、脱壳现象吵得对金属产生腐蚀。
3-2、抹面施工前,除局部接茬外,不应将保温层淋湿,应采用两遍操作,一遍成活的施工工艺,接茬应良好,并应消除外观缺陷。
3-3、抹面保护层未硬化前,应防雨淋、水冲,当昼夜室外平均温度低于5℃,且最低温度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方案采取防冻措施。
3-4、高温管道的抹面保护层和铁丝网的断缝,应与保温层的伸缩缝留在同一部位,缝内填充石棉绳或矿物棉材料。
3-5、大型设备抹面时,应在抹面保护层上留出纵横交错的方格形伸缩缝,伸缩缝做成凹槽,其深度应为5-8㎜,宽度为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