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喷砂除锈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配备
1施工准备
1.1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规划生活、生产设施。生活设施公司内部协调解决;生产设施在该工地附近规划一块场地作为材料的堆放场和预制场,空压机等设备均设置于施工场内。
1.2机构设置
1.3施工技术准备
1.3.1完成图纸会审;完成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各专业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及质量检验计划、创优计划、QHSE计划等编制;并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审批。
1.3.2按照材料到货计划,编排材料检验计划,并报业主和监理公司。
1.4施工人员准备
1.4.1施工班组调遣到位并开展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并接受建设单位的安全知识培训。
1.4.2根据各个需持证工种的持证情况,安排培训和取证,保证参加施工的各工种具有相应的持证项目,并在有效期内。
1.5施工机具准备
按施工机具的需求计划从公司范围内调遣施工机具进场。进场前,检查所有的施工设备,确保其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
1.6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并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布置,水、电的引出点要经相关单位批准并办理使用许可。
1.7施工材料准备
1.编制防腐保温材料需用计划,并从建设方提供相关的厂家定购。
2.作好施工手段用料的调遣和购买工作,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需要。
3.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实际,编排切合实际的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并报建设单位审批。
4.材料到货后要按不同的材质分类堆放整齐,并挂上明显的分类标记牌。
二、施工工艺顺序:
1.熟悉图纸并进行会审→设计交底→技术准备(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临时设施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劳动力安排→技术手段用具制作→喷砂除锈→罐板吊移到防腐场地→罐板喷砂除锈→空气吹扫→棉纱擦抹→检查验收一涂刷第一道底漆→中间检查→涂刷第二道底漆→检查验收→罐板吊移到安装场地。
2.T-006A/B、T-007A/B罐内壁包括罐顶→搭设脚手架→验收合格挂牌→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无机富锌底漆二道→中间验收→涂刷环氧导静电面漆二道→中间检查→拆脚手架→罐底上表面清理→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涂刷无机富锌底漆二道→中间检查→涂刷环氧导静电面漆二道。
3.T-006A/B、T-007A/B罐外壁包括罐顶→搭设脚手架→验收合格挂牌→焊口预留缝处理→焊口预留缝补底漆→中间检查→涂刷丙烯酸聚氨脂面漆二道。
三、施工方法:
A)喷砂除锈
1、喷砂除锈时,安排在防腐场地集中喷砂除锈,为保证除锈质量等级,喷射磨料材质为水洗砂,含水率小于1%,粒度要求全部通过7筛号,20 筛号筛余量不小于40%,不通过45筛号。喷砂除锈时通过压缩空气吹动河砂,使河砂产生高速流动,依赖它的棱角冲击,磨檫敲打基体表面,本次施工我们喷砂除去金属表面油污、旧涂层等一切杂物,任何残留痕迹仅是点状或条状轻微的色斑,露出灰白色均匀粗糙金属表面,粗糙度达到40~50微米范围。
2、喷砂操作时,压缩空气应干燥清洁,不得含有水份和油污。压力控制在0.7-0.8mpa左右,流量6m3左右,含水量不应大于1%,喷射角度应为30~75度,喷嘴至加工面的最佳距离为80~200mm;施工时采用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喷砂后设备内壁不许与污染物接触(如赤手),喷砂与喷涂之间,停留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在晴天或不潮湿天气,间隔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
3、喷砂时在喷射角度、喷枪移速和喷距都须符合要求,保证喷砂表面较为一致的表面粗糙度,既增加涂层附着力,又保证表面平整度。
B)底漆和面漆涂刷
1、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涂刷底漆和面漆,涂漆时尽可能留出钢材装配的焊缝位置,预留长度约为 150mm,以免焊接时难以清根,影响焊接质量。
2、对于钢材表面坑尘程度较大(>2mm以上),应拌制腻子将其补平。
4、在底漆表干后,对高于钢板表面2mm的焊缝两侧,应抹腻子使其形成平滑过渡面。腻子由配好固化剂的面漆加入滑石粉调均制成,调制时不应加入稀释剂,调好的腻子宜在4h内用完。
5、底漆表干后固化前涂刷面漆,面漆实干后固化前涂刷第二道面漆。施工时,往往在工序流程上是连续的,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油漆的涂装间隔时间,保证涂装间隔在最小和最大涂装间隔之间。现场施工时,要根据涂料的性能和天气条件确定涂装的间隔时间。喷砂完毕后,即可涂底漆。要求涂敷均匀、无漏涂、无气泡、无凝块,无流挂现象。
6、如果油漆复涂间隔太长,则需要将油漆表面用砂布或砂轮打毛后再刷漆。
7、钢材喷砂合格后应立即涂刷底漆,因此,应同时注意粉尘对涂漆的影响,涂漆时尽可能远离喷砂区域或暂停喷砂施工。
8、防腐保温作业应按随货所到的材料说明书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9、油漆作业施工用具应干净,使用过程中的清理和用完后处理应适当。
10、涂刷时,层间纵横交错,每层往复进行。涂漆的时间间隔应符合涂料的技术要求,漆膜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漆膜在干燥过程中,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防止漆膜表面受污。
11、面漆涂刷时一定要保证涂层饱满,不允许出现漏涂、针孔现象。
E)干燥与保养:防腐完成后让其静置自行干燥,至少保持8h不能移动,使其不受淋雨、泡水,实干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F)防腐层的补伤和补口
1、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防腐层的损伤,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还需要对防腐层进行补口补伤。
2、补伤时钢材表面的锈渍采用砂轮机除锈或手工除锈,其除锈等级要达到St3级。
3、补口补伤部位因其量小复杂,操作不便,检查人员易于疏忽,施工人员尤其要注意自觉保证质量。
4、防腐补口补伤所采用的防腐层应与相邻罐体的防腐层相一致。新防腐层与旧防腐层的接茬呈阶梯式,接口处须搭接。搭接至少保持在 50mm以上。
5、安装保温板的拼缝宽度不大于5mm,同层应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6、安装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采用搭接,纵向接缝采用咬接,搭接尺寸30—50mm。
施工技术要求
1、涂料防腐的施工、验收应严格按照SH3022-1999《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进行。
2、防腐工作必须熟练掌握有关标准规范,具有必要的施工机具、质检手段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3、防腐工程施工前,应详细了解防腐材料的特性及施工要求,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在确认防腐材料符合本说明书要求,并对防腐材料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按预先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4、需防腐的金属表面,在涂敷之前应进行彻底除锈。金属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的Sa2.5级。
5、防腐施工中各道工序间(如除锈、底漆涂敷、中间漆涂敷、面漆涂敷)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最后一道工序完毕后,应进行彻底检查,如有不合格缺陷,应及时进行修复。
6、防腐材料表面实干后,应分别对底层、中间层、面层漆膜进行干膜测厚,各层干膜厚度及涂层总干膜厚度应满足本说明书中相关要求。
7、防腐工程全部完工后,需按涂料施工说明书中规定进行养护。
8、空气过滤器的填料应定期更换,空气缓冲罐内积液应及时排放。
9、涂刷应搅拌均匀,出现有结皮或其它杂物时必须清除,基层表面如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应刮涂与涂料配套的腻子。
10、每道工序完后,报监理和质检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验收标准:
1)外观检查:涂层平整光滑无褶皱。
2)厚度检查:用测厚仪检查。
3)无漏涂、无气泡、无凝缺、无流挂现象。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5.1根据业主要求及机具和人员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5.2工期保证措施
a根据现场条件制定详细、周密、合理的施工网络计划,并不断优化和调整。
b合理安排工序,加大预制深度。
c加强质量控制,减少返工。
d优化施工方案,分析重点,科学组织与管理。
e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动态管理。
f施工前详细勘察现场,掌握运输状况、了解气候条件等情况,针对重点、难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安排,施工过程中有效地把人、材、班组合起来,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精心组织,严格按施工计划网络图组织各工序施工,抓住关键部位,解决主要矛盾,使各工序之间配合紧密、协调。
g在工程施工期间,项目部各专业技术负责人每天向项目经理、副经理汇报一次工程进度情况,对当日没有完成计划的项目提请项目经理进行协调,次日补救,保证网络计划不破网。
五、材料、设备的保管措施
a) 经检验合格的材料、设备在实物上明显的部位上作清晰可辩的标识,并定期检查标志、品质状态。
b)保管员要建卡立帐,品种、规格、型号、材质和技术证明资料相符合,随机图纸、产品说明书及材质证明书等资料,列出详细清单,统一管理。
c)对贮存期限有要求的物资,应标明有效期识别标记,并做到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以免超期失效,质量变质不能使用。
d)易燃、易爆、腐蚀及有毒物资,必须专库贮存并有通风设备,专人保管。
六、降低成本措施
1、科学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正确认真选择施工方案,根据工程施工特点,采用网络施工控制,减少窝工。
2、机械使用率,降低机械使用成本,长保养,认真管理机械,做到专人专用,提高设备完好率。
3、加强材料管理:采用科学管理,计划用料,做到不乱堆放。
4、加强技术管理:加强施工中技术工作,做到每道工序中间要交接,层层交底,杜绝返工,加强班组长及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采取有效措施达到降低施工成本。
七、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石化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施工前制定现场施工安全预案,进行有关作业的安全教育和现场交底。
3、施工人员必须劳保着装,进入现场佩带安全帽,安全措施到位后,方可施工,施工用火、用电必须有专人监护,下班前,认真查看现场,清点人数和工具,切断电源,熄灭一切火种方可离开现场。